穿越时空——从小城到小城

简评汉译本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

2018年11月26日 16:05  叶子南    339    收藏

年时期,我生活在江南小城绍兴。我念初中的学校坐落在城南岔开主街的一条小街上。但那不是一条普通的小街,它与历史名人连在一起,离学校几百米处就是秋瑾故居。多少次我在这历史的名巷中徘徊,多少次莎士比亚的名句在我的心中回荡。有那么一次,街上秋风萧瑟,落叶满地,社会革命的热闹场面已曲终人散,少年陷入了下一步如何走的窘境,而如何走又不是自己能做的决定,可偏偏心中却存着“伟大的事业”,于是《哈姆雷特》的名句便拨动了我的心弦:


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朱生豪译)


自那以后,生活中有随波逐流的懦夫身影,也有逆流而上的赤热光彩。岁月蹉跎,一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

五十多年后,再读正坤寄来的几个莎剧文本,那小城名巷中的感受又一次涌上心头。《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的问世,实在是件令人鼓舞的文化事件,我作为读者心情无比激动。自朱生豪离世到现在,华夏大地风起云涌,痛苦、欢乐、低沉、激越,数十载的光荣与梦想都给汉语注入了新的生机,虽然文字一脉相承,但半个多世纪社会的起伏跌宕,已默默地融化在方块字排列的语言中,从遣词造句,到句式安排,乃至习语隐喻,都和朱生豪的民国文字有了差异。面对这一全新的语境,朱生豪那辈人的译本已显出不足之处,为让莎士比亚打动当代读者的心,一个适合当下读者群的新译本是不可缺少的。

《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似乎肩负起了这个任务。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全集译者都是精通英汉双语者,其中的主要译者大多60岁以上,他们的语言既有传统的印记,也有当代的气息,因此他们更能实践“古语从新、时语从旧”这种行文的追求。在网络语言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需要拿出货真价实的汉语文本,让年轻一辈有机会读后长叹,原来还有这样让人阅之舒畅、读之感动的文字。时下手机阅读取代纸质文本,人工智能抢占翻译领地,一时间不少人大感迷茫,还真以为有朝一日,按一下键盘就能让一篇感人肺腑的文字跃然纸上。但是,人工智能虽在实用文本领域稍有作为,但在打动人心方面,却难有建树,未来也不会有质的进步,原因很简单,本质上人是不可取代的。读《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使我更坚信文人的这支笔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取代的,不信你读下面这些句子:


                    苟活,还是轻生?此问愁煞人。

                    莫道是苦海无涯,但操戈奋进,

                    终赢得一片清平;或默对逆运,

                    忍受它箭石交攻,敢问,

                    两番选择,何为上乘?

                                       (辜正坤译《哈姆雷特》)


 这样的文字机器能模仿吗?当然不能。之所以不能,是因为表面上看,译者在取舍一个词一个音时选项是有限的,但本质上,这种取舍完全不受定义条理规范,落笔时译者心灵的一个意外颤动,都可能颤抖出意想不到的选项,使原本快要选取的思路改道偏航,结果选词造句的拿捏掂量就可能在无限的意外中变得无法估量。

《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能为新时代的读者输送养料,还体现在它选择了诗体。莎剧历来有诗体和散文体之别,影响最大的朱生豪译本和梁实秋译本都是散文体。但是莎剧原剧是以诗体呈现的,所以最忠实原作形式的译本应该还是诗体。尽管也有人尝试过用诗体翻译莎剧,如卞之琳、朱文振、杨烈的译本都是诗体,但那些都是远离当代的译本,加之各自都有不同的弱点,时代呼唤一个新诗体译本的出现。《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正是回应这一呼唤的尝试。

但在选择了诗体后,《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并未千篇一律,在诗体的大前提下,不同的译者在具体的处理上也能各自精彩,因为莎士比亚的作品本身也是多元的。比如辜正坤翻译的十四行诗就没有死守原诗的韵律,而是用了更适合汉语读者的韵式。我曾在教学时用过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第66首,台湾大学陈次云教授把这首十四行诗的形式在译文中反映得惟妙惟肖:


        Tired with all these, for restful death I cry:             

        As, to behold desert a beggar born,                  

        And needy nothing trimmed in jollity,              

        And purest faith unhappily forsworn,              

        And gilded honour shamefully misplaced,              

        And maiden virtue rudely strumpeted,            

        And right perfection wrongfully disgraced,              

        And strength by limping sway disabled,          

        And art made tongue-tied by authority,          

        And folly, doctor-like, controlling skill,            

        And simple truth miscalled simplicity,              

        And captive good attending captain ill.          

        Tired with all these, from these would I be gone,    

        Save that to die I leave my love alone.            


            厌倦了这一切,我求安息的死:

            例如,看见有德的生来做乞丐,

            又缺德的丝毫不愁锦衣玉食,

            又赤诚的心惨遭背信戕害,

            又荣誉被无耻地私相授受,

            又处子的贞操被横加污辱,

            又真正的完美却含冤蒙垢,

            又力量被蹇滞的势力废除,

            又艺术结舌於当局的淫威,

            又愚昧,冒充淹博,驾御天聪,

            又简明的真理误称为童騃,

            又被俘掳的至善侍候元凶。

            厌倦了这一切,我愿舍此长辞,

            只是我一死,我爱人形单影只。

                                   (转自彭镜禧《摸象》)

我们不得不折服于译者在反映原诗语音形式时所作的努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押韵格式(ababcdcdefefgg)。陈译不折不扣地在译文中把押韵的特征都移植过来了,译者甚至把原诗开头的And也用“又”加以对应,几乎到了无懈可击的程度,这才叫莎氏十四行诗啊!可是我读后却未感受到诗对我心灵的冲击。格律音韵是形式美的要素,而诗歌的形式美主要在音美,而音不可孤芳自赏,一定要作用在人心上才有共鸣,恰如回音壁,声激昂,唤起情激荡,音哭诉,引出泪千行,没有一个接应你的主体,诗的音美也只能是孤高傲世、独守空房。但回音壁的质地不同,对冲击过来的音韵反应也不一样,结果原文中慷慨激昂的音韵未必就一定能在译文读者心中唤起回响。读汉语长大的人心里那堵“回音壁” 和英美人的不同,是用不同材料做成的,沉积着语言历史文化,因此我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特殊的押韵模式无动于衷,而背离原诗一韵到底的押韵方式反而令我心旷神怡:


            难耐不平事,何如悄然去泉台:

            休说是天才,偏生作乞丐,

            人道是草包,偏把金银戴,

            说什么信与义,眼见无人睬,

            道什么荣与辱,全是瞎安排,

            少女童贞可怜遭横暴,

            堂堂正义无端受掩埋,

            跛腿权势反弄残了擂台汉,

            墨客骚人官府门前口难开,

            蠢驴们偏挂着指谜释惑教授招牌,

            多少真话错唤作愚鲁痴呆,

            善恶易位,小人反受大人拜。

            不平,难耐,索不如一死化纤埃,

            待去也,又怎好让爱人独守空阶?

                                        (辜正坤译)

这个译文打动我的是诗的艺术元素。我不可能仅仅被形式牵着走,我还需要一些能轻轻按摩我心灵的东西。上面这个译文就有那种很难让我完全讲清楚的元素,它们是音韵,是词语,是互文的联想,是历史的沉淀,有的甚至并不附着在任何有形的语言载体上。在译文的激发与引导下,社会的不公、命运的作弄、人世的嘲讽都像过电影一样在我这个读者眼前掠过,与我人生的经历相碰撞,进而带出共鸣。有人也许会说,那十四行诗呢?那莎翁的押韵格式呢?译文读起来更像是在读中国的词曲,使人联想起《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哪儿还有莎士比亚的身影?这些疑问都是合理的,所以我认为《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是多元莎士比亚世界中的一个山峰,我们鼓励不同的读者去寻找不同的山峰,欣赏不同的译文。但就我来说,我不是莎士比亚专家,只是一个普通读者。作为读者,我只想让译文感动我,而我深信我是能被感动的,因为莎士比亚触及的问题都带有普世意义,他能打动不同时空里的读者。为此,莎士比亚作品的译者就应该着眼于这种普世意义的传递,而不是计较于音律细节上的机械对等。那种象牙塔中探索莎剧艺术幽径,把玩形式特征的译本,应该有它们自己的粉丝。但我更希望欣赏这种接地气的译文,因为莎士比亚的作品当年就是为普通人写的,是俗人消遣的剧目,而非雅士把玩的精品。为了消遣,我并不那么执迷于形式的机械对应。我希望让译文唤起读者的共鸣,因此就愿意给归化更大的空间,让更多文艺消遣的元素充盈译文,这样诗作读起来才不象翻译,正如钱钟书所言,“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象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象经过翻译似的”。(《林纾的翻译》)

《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还为我们开了一个重讲外国故事的好头。时下流行把中国的故事讲出去,这实在是一件值得去做的大事业。但是我们是否也应该关注一下“讲进来”这一头呢?新的故事当然需要译介,但已经讲过的旧故事是否也需要再讲一遍?很多经典译作由于出版年代远久,不论是理解还是表达都有再来一次的必要。不少译作是在国门半开,甚至完全锁国的环境下翻译出来的,译者虽尽了最大努力,但因条件限制,在原文的理解上还是有很大改进的空间。至于表达,前面已经讲过,新时代的读者也急切需要新时代的译本,来打动他们的心。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已远离了那个仍留给我淡淡乡愁的小城,生活工作在万里之外的另一个小城了。“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半个世纪的岁月在宏观风雷激荡,微观纤尘不惊中已成过往。时代变了,中国变了,世界也变了,但是不变的是那个“人间喜剧”,新的哈姆雷特,新的李尔王,新的威尼斯商人,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又会登场,于是新的情仇恩怨,新的忘恩负义,新的尔虞我诈,新的忠贞不渝也将在我们眼前重现。而莎士比亚的那一出出戏剧也将和《桃花扇》《长生殿》《窦娥冤》等交相辉映,继续感动我们这些芸芸众生。

我在蒙特雷海边的小城遥想大洋对面那座江南小城中的历史名巷,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文字又一次超越时空擂响了我的心空,不过这一回冲击我心胸的不是款款而来的散文,而是令我击节叹赏的诗行:


            前瞻后顾使我们全成懦夫,

            于是,本色天然的决断决行,

            罩上了一层思想的惨淡余阴,

            诸多待举的宏图大业,竟因此

            付之东流,失掉行动的名分。

                              (辜正坤译)

我的胸中是否仍有五十年前哈姆雷特似的“宏图大业”?这答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仍有激情,仍能被莎士比亚感动,仍能带着快乐与阳光去走完眼前的迢迢行程!

祝贺《皇家版莎士比亚全集》应运而生!    

                                                                              2017127日于美国

                                               (载《中国翻译》2018年第六期)